稍等片刻...

搜索

《杜甫研究学刊》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2022-02-26

891

字号:

《杜甫研究学刊》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三百一十周年”专栏

 

“狂的改样”

——论杜甫的寓身认知与《夜归》诗的风格  俞  宁

 

〔摘  要〕  杜诗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但不局限于此,如“狂态”的诗风。莫道才认为“狂”的美学反映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潇洒豪放的诗人,一个清狂的诗人”。吴怀东指出杜甫之狂是出于自身乃至时代的文化自信。本文利用认知诗学来研究杜甫的另一种狂态,即被卢世㴶称为“狂的改样”,从而阐释杜甫神乎其技的身体书写,他对野生虎的认识和与之相生的一种特殊的,与“沉郁顿挫”大不相同的虎虎生威的“狂态”诗歌美学。

 

〔关键词〕  《夜归》  认知诗学  寓身认知  杜甫与野生虎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

 

——杜甫在严武幕府的心境、处境与作为   杨胜宽

 

〔摘  要〕  严武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再次镇蜀,盛邀避乱于川北的杜甫回成都,并为之奏请官职,其目的在于让杜甫一家重归安定而有保障的生活状态。杜甫急切地返回成都,在严武幕府中做了半年节度参谋,但最终因复杂原因而以辞幕收场。对于这段经历,正史及诸多注家,均认为杜甫辞职,乃是不满严武未能善待故人所致。其实,无论从杜甫前后的生活情景看,还是从半年幕府经历看,他始终视严武为“知己”,并且始终心存感激报恩之情。杜甫选择辞幕,心态复杂,同僚不和、鲜有作为及向往自由闲适生活是其诱因,而起着决定作用的,则是杜甫的独特个性。

 

〔关键词〕  杜甫  严武幕府  复杂心态  处境  作为

 

杜诗研究

 

重探杜甫天宝七载前后行迹及心态

 

——以“奉赠韦济”三诗为切入点   覃  聪

 

〔摘  要〕  杜甫天宝六载(747)应诏下第后归隐偃师、后至洛阳漫游一说,实由南宋黄鹤对杜集中“奉赠韦济”三诗的系年及解读发展而来。20世纪末出土的《韦济墓志》表明黄鹤所据史料存在缺漏,由黄鹤系年发展而来的关于杜甫天宝七载行迹的论述也就需要再作探讨。去掉“层累的”成见之后分析现有文献材料,重新系年“赠韦”三诗,并不能得出杜甫天宝七载往返两京乃至回洛阳隐居、漫游的结论,而是发现杜甫主要活动于长安,进而可以看到杜甫“旅食京华”阶段从心雄万夫到降心求伸、再到愤郁决绝的心态转变历程。这种心态转变产生于长期持续的长安旅食生活,并非旧有传谱所认为的是天宝七载前后骤然改变的。

 

〔关键词〕  杜甫行迹  “奉赠韦济”三诗   黄鹤补注  天宝七载

 

杜甫曲江诗政治内涵发微

 

——以名物为中心  诸佳怡

 

〔摘  要〕  杜甫曲江诗涉及众多名物,从出行、肴馔、食器等层面彰显出帝王排场的盛大和宴席的奢华,生动再现了唐代曲江宴游的盛世光景。这些名物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指向,蕴含了深刻的讽喻意义,在诗歌中呈现出较强的受容性。曲江诗创作背景的特殊性,也呈现出特定时代的“诗史”面貌,成为唐代政治变化的缩影。曲江诗名物在反映诗人时事思维的同时,完成了自身政治意象的建构,曲江也从最初的移情对象变成暗含政治兴衰的诗歌意象。

 

〔关键词〕  杜甫  曲江诗  名物  政治内涵

 

何时更得曲江游

 

——试论杜甫的曲江书写  赵新哲  

 

〔摘要〕  曲江作为唐代著名的园林区,是开元以来重要游览胜地,也是大唐盛世的缩影,它的繁华、凋零与唐王朝的盛衰相始终。杜甫在诗中多次写到曲江,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从时代的角度看,曲江是大唐盛衰的镜子。从杜甫人生的角度看,曲江是诗人坎坷仕进的见证。综合时代和创作来看,曲江又承载了诗人对社会事件的思考与表达,展现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关键词〕  杜甫  曲江  社会现实  仕途经历

 

 

杜集文献研究

 

宋代集注本对杜甫诗自注的运用  马  旭

 

〔摘要〕 《宋本杜工部集》虽为杜诗白文本,但也存在一些注文,经考证这些注文大部分为杜甫自注。宋代杜诗集注本对这些自注进行了改造和利用:诗题下表时间、地点、原因等注释,宋人将其看作是杜诗注释中最权威的解读,直接摘录,并标明“公自注”“甫自注”;宋代出现的千家注杜本又将部分杜甫自注冠以他人名字,其原因是为了迎合“千家注杜”之称号;由于杜甫自注的简略以及题下注与诗题联系的紧密性,宋人将自注扩充或羼入诗题。这些改造说明杜诗自注是宋人乃至清人“注杜”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分析宋人集注本对杜诗自注的运用和改造,可以了解杜甫自注在宋代的发展变化情况,并进一步了解宋代杜诗注释特点。

 

〔关键词〕  杜诗  自注  宋代集注

 

 

古代诗歌研究  唐代文学研究

 

章法与情感:郑文焯对谢灵运山水诗的仿拟和批点  李寅捷

 

〔摘  要〕  郑文焯有批点《谢康乐集》四卷,从章法意脉入手,揭示谢灵运山水诗情景间的隐含关系,这一批点特色,涉及到谢灵运山水诗评点中的重要问题,即如何恰当评价谢灵运诗歌写景、说理过于繁复的问题。他的诗集中有拟谢五言古诗11首,其仿拟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实践,经历了由句法模拟到句法章法并重的过程。多次不第的人生经历使他在情感上与谢灵运颇有共鸣,并在诗歌中运用谢诗的章法结构,熔铸感愤。但郑文焯批点谢灵运诗时有附会穿凿处,仿拟实践也因过分拘泥大谢体而未能做到情景融洽,这是其学谢的桎梏所在。

 

〔关键词〕  郑文焯  谢灵运  山水诗  仿拟

 

 

新出《柴阅墓志》与王昌龄《送柴侍御》诗发覆  龙成松

 

〔摘  要〕 王昌龄贬谪龙标期间创作的《送柴侍御》诗,“柴侍御”为何人古今未详。近年新出土的《柴阅墓志》揭示了一些关键信息,可以佐证诗中“柴侍御”即柴阅。《柴阅墓志》提供的线索,对王昌龄贬谪龙标原因、时间、心态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王昌龄与柴阅约同时贬谪龙标,可能是受刘巨麟犯赃案牵连,但柴阅很快获得量移机会而王昌龄未能蒙恩,这可能与王昌龄“不矜细行”而被罗织成坐赃罪有关。通过对出土墓志与传世文献的重新解读,王昌龄生平中的疑云或许能逐渐拨开,我们对其龙标期间诗歌作品的理解也能更进一步。罚过其罪的巨大心理落差与贬所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没有使王昌龄消沉,反而激发了他的洒脱情怀和超越意识,吟咏出《送柴侍御》等一系列盛唐之音。

 

〔关键词〕 王昌龄  《送柴侍御》  柴阅  贬谪  不矜细行

 

青莲镇李白民间故事类型及其价值述略  李若熙

 

〔摘  要〕 四川江油青莲镇作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在当地流传着约60余个关于他的民间故事,主要可以分为神奇故事、传奇故事与笑话三种,体现出李白民间故事中的文化意蕴。此外,青莲镇李白民间故事对仙道人物形象、当地民俗、方言也有保留,为研究当地道教世俗化、民俗与方言提供了可靠资料。青莲镇李白民间故事对丰富李白的生平也有所启发,尤其是史料记载甚少的从李白出生到出蜀前的童年、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一些民间故事中出现的诗歌在《李太白全集》等诗集中并未收录,但在其他典籍中却有所提及。因此,青莲镇李白民间故事对于李白诗歌拾遗亦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李白  民间故事  江油市  青莲镇

 

学术动态

 

杜甫民族观及其对少数民族诗人影响研究述评  吴  刚

 

〔摘  要〕  杜甫民族观及其对少数民族诗人影响研究,是杜甫及其诗歌研究中的重要生长点。杜甫民族观包括杜甫对待战争态度以及对待少数民族态度。从唐代开始,一些少数民族诗人就深受杜甫的影响。新世纪以来,杜甫对少数民族诗人影响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对杜甫民族观及其对少数民族诗人影响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杜甫  民族观  少数民族诗人

图片51.jpg


网站浏览人数:502799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