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等片刻...

搜索

《杜甫研究学刊》2019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2019-04-26

817

字号:

《杜甫研究学刊》2019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杜甫研究

 

风流与日常

 

——重斟李杜之争及其垂范意义    陈才智

 

摘要:李白和杜甫难辨日月,共辉大唐。二人都荟萃前贤,而渊源不同。各自分承风骚之脉,正自有日常与风流之异:李白更侧重感发情兴,杜甫则侧重描绘家常。李诗的主导风格,形成于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的渴望与追求,气度风流,一泻千里,为其显著特征;而杜诗的主导风格,却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在艺术上千汇万状,笔触更加走向日常。两座并峙的高峰,也构成唐诗的分野,在风流与日常的不同流脉下,对后世产生不同的垂范意义。

 

关键词:李杜 风流 日常 垂范

 

 

杜甫“早充观国宾”当为开元十八、十九年前后

——由太学获监举参加科考事考辨   胡永杰

 

摘要:关于杜诗“早充观国宾”,注者一致认为是指开元二十三年前后赴乡贡之事。但此说仍存在若干疑点,如“少年”的年龄,和王翰、李邕交往的时间,“早充观国宾”和“忤下考功第”时的不同境遇,以及他“同学少年”“同学翁”的来历等。从这些疑点看,作开元十三年至十九年间在东都入太学及由监举参加科考解更为合理。这样来看,杜甫一生曾参加过两次进士考试,且入过太学。

 

关键词:杜甫 早充观国宾 开元十三年至十九年 太学 监举

 

 

 

杜诗研究

 

 

杜甫《洗兵马》诗的创作主旨  郝润华 章蕾

 

摘要:杜诗中的某些作品创作主旨深奥,需后人索解,《洗兵马》即比较典型。综合现代学者的考证成果,《洗兵马》创作年代应为肃宗乾元元年(758)。该诗主旨是历代注家争论的焦点。通过梳理各家观点,并从关键诗句的意蕴、历史上玄肃父子关系以及杜甫作品的情感态度分析,《洗兵马》似喜实悲,其主旨似颂实讽,寓批评于规劝之中,表现了诗人的批判精神,更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太平生活的渴望。

 

关键词:洗兵马 主旨 劝讽

 

 

论杜甫七言八句古诗的辨体意识  王帅

 

摘要:杜甫的七言八句体诗歌分为近体(含吴体)和古体两种,其中七言八句体古诗今存40首。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杜甫在创作七言八句古体诗之时,具有非常明显的辨体意识:一方面,是古体与近体的两种诗型的辨体意识,在创作中,通过声律、篇法、字法等方面的技巧,强调古诗的体调特征,进而彰显它们和近体七律的体式差别;另一方面,是古体内部古诗和歌行两种题材的辨体意识。在这40首诗歌内部,又通过诗歌抒情特征、表达方式、铺叙节奏等方面区分歌行、古诗两种不同的诗型。

 

关键词:杜甫 七言八句体 体调 古体诗 近体诗 辨体

 

 

 

“蜀主窥吴幸三峡”解  丁震寰

 

摘要:杜诗《咏怀古迹五首(其四)》首联“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其中的“蜀”“主”与“窥”字颇受明清学者批评。本文通过对“蜀”“主”与“窥”字的含义分别进行考察,结合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明清学者的批评多有不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自南宋以后三国的正统观念发生了变化;二是明末清初杜诗学对文献的重视;三是明清时期学者对刘备有着特殊情结。

 

关键词:杜甫 《咏怀古迹》 刘备 明末清初 杜诗学

 

 

杜诗学研究

 

巴蜀丹棱《大雅堂》杜诗碑学案考述  祁和晖

 

摘要:“学案”以“事”为核心,探究与“事”相关的人物、时间、地点、状况、因果。儒释道之学常涉学案。杜诗学,自元好问在《杜诗学引》文中,为此门专学正式提名以来,已近千年,杜诗学史也源远流长,杜诗又被尊为唐宋以来又一“诗经”,而这门“杜诗经”研究中,似少“学案”专题的纪述与探究。余不才,试以丹棱《大雅堂》杜诗碑事件的兴起与湮没作一学案,钩沉信息,拼合时、地、人、事与前因、后果,以便后来者方便察究。

 

关键词:学案 大雅堂 杜诗碑 文化意义

 

 

论山谷词之学杜诗  李江才

 

摘要:本文以《山谷词校注》和《杜甫全集校注》为依据,通过文本细读、对照的方式,认为山谷词在语词典故、句式句意和情感风格三个方面对杜诗有所借鉴。且由于山谷的词学观念、“以诗入词”的创作风气、影响特大的山谷诗作、学杜类型狭窄的弊病、两极分化的词学评价和“词中老杜”的接受传统等原因,山谷诗词在学杜上出现一系列同调异趋,这又影响到山谷词在宋词学杜这一现象上的认识。

 

关键词:山谷词 杜诗 借鉴

 

 

程千帆《杜诗镜铨批钞》发微  冷浪涛

 

摘要:程千帆先生的《杜诗镜铨批钞》虽然在形式上是评点,但近于读书札记。该书在内容上可以大致划分为注释和评论两个方面,而在研究方法上则主要运用了“以杜证杜”“同中见异”“推源溯流”等,与程先生其他杜诗研究成果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批钞》贡献了全新的成果、纠正了旧有的错误、点出了疑难的问题、示范了研究的方法,在当代杜诗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钞》 杜诗

 

 

反思与前瞻:杜甫研究70年  贾兵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杜甫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在回顾既往所取得的成就时,有必要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作出反思。本文试图就杜甫研究的基本论题、杜诗学理论的构建以及当前杜甫研究的其他问题加以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期盼未来的杜甫研究,逐步回归到广阔的研究视野,坚持以杜甫研究、杜诗研究为主体,在研究方法上不断创新,以平实之心态、同情之理解,走近最真实的杜甫。

 

关键词:建国70年 杜甫研究 反思 前瞻

 

40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杜甫叙事”  陈德运

 

摘要:杜甫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代表人物,早已进入历史教科书。40年来的历史教科书“杜甫叙事”,其叙事内容主要集中于杜甫生平、代表作、诗歌艺术特征等方面,杜诗所处教科书章节、课文对杜诗叙事、教科书选用的杜甫画像等皆蕴含着不同的叙事视角,教科书利用课文、小字、活动栏目、注释、图片等形式构建起“杜甫叙事”。与以往历史教科书相比,40年来的“杜甫叙事”在内容上渐趋“复杂性”,立场上呈现“情感化”趋势。杜甫作为国家集体历史记忆,其目的一方面塑造国民对杜甫的认知,希冀学生树立杜甫那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另一方面期望通过学习杜甫,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

 

关键词:杜甫叙事 教科书 历史教育

 

 

古典诗歌研究 唐代文学研究

 

《南山诗》之开掘与倒塌

 

——欧阳修、梅尧臣作为第一接受者   董双

 

摘要:《南山诗》与《北征》之优劣,代表着对长篇五古典范的选择与思考。《潜溪诗眼》所载孙觉与王安国对此问题的争论,最终以黄庭坚的“调和之语”作结,然而范温此种记述实有自神其师、梳理学杜统绪的目的。实际上,这场《南山诗》失利的评判,欧阳修、梅尧臣便已肇其端绪。以《次韵范景仁舍人对雪》和《和徐生假山》为代表,对《南山诗》诗艺进行挖掘:五古句式的极大解放、“比”法内涵的拓展;以《希深惠书》和《忆山示圣俞》为代表,欧、梅在向《南山诗》致敬乃至争胜的躯壳内,已经吸纳了杜甫《北征》的因素,逐步放弃了“嫁接”相关知识与既往经验的“积累型”写作法,采用以实景、实事、实情为要素的“体验型”创作法,而三种因素所呈现出的日常经验的丰富性、复杂性正是宋诗日常化走向的选择。

 

关键词:《南山诗》 欧梅 接受 体验型创作

 

 

浅析杜甫诗文中的唐代舞蹈特点及其社会成因  吴石玉

 

摘要:唐代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上的黄金时代。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和唐代社会现实的书写者,杜甫也对当代舞蹈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描写舞蹈的诗文佳作。本文通过对杜甫有关舞蹈诗歌的梳理和分析,归纳出唐代舞蹈具有系统化、大型化、正规化;博采众长,综合发展;广泛普及,高度繁荣的三大特点,并探讨了唐代舞蹈取得辉煌成就的社会成因。

 

关键词:杜诗 唐代舞蹈 特点 成因

 

 

学术动态

 

清代杜诗学文献研究的力作

——评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增订本)》 左汉林

 

 

《杜甫研究学刊》2019年总目录

 

编后记

图片41.jpg


网站浏览人数:534417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